专业简介

(1)简介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实验医学科微生物专业组是融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定位于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的临床微生物检验机构,是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实验医学科重要的专业之一,其质量管理体系与检验科一并通过了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

实验室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等级二级实验室的标准设计,分为缓冲区、实验区,其中实验区内设置标本接收接种区、形态学检查区、细菌鉴定药敏区、血培养区、真菌室、培养基室、试剂储藏间等功能性区域。

(2)人员配置

临床微生物专业组目前现有职工7人,包括主任技师1名、副主任技师2名、、主管技师2名、检验技师2名、硕士研究生2名。

(3)硬件配置

微生物专业组配备现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1台、微生物全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1套、全自动血培养仪1台、各型培养箱4台、全自动染片仪1台、各型显微镜5台、生物安全柜4台、医用冰箱6台、超低温冰箱1台、各型离心机2台、高压灭菌器3台,以及配套的其他各类计算机等设备。

(4)亚专业组设置

临床微生物专业组拥有11个亚组,包括接种及前处理组、涂片镜检组、肠道呼吸道感染组、无菌体液组、血流感染组、药敏试验组、真菌组、血清组、院感及耐药监测组、报告审核组、教学与病例会诊组等。可进行细菌、真菌、分枝杆菌、非典型病原体等疑难病原感染的实验室检测及临床会诊。实验室实行24h×7d的工作制度,可以全天候接收各种病原学检测标本。

每个亚组的业务内容:

 1)接种及前处理组:承担所有临床微生物检测标本涂片和接种工作,无菌体液标本常规使用甩片机制片,组织标本可根据培养需求制片和培养。

2)涂片镜检组:开展各种临床标本,包括咽拭子,BALF,痰,分泌物,体液(血液、脑脊液、胸水、腹水、关节液等),伤口脓液,组织等的涂片染色镜检。染色方法包括革兰染色、10%KOH压片、墨汁染色、弱抗酸染色、抗酸染色等。可以发出病原微生物诊断报告。

3)肠道呼吸道感染组:主要分离鉴定呼吸道标本中的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化脓链球菌等社区获得性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医院获得性病原菌,以及呼吸道标本中的放线菌、奴卡菌等;同时分离鉴定引起腹泻的沙门菌属、志贺菌属、致病大肠杆菌等。

4)无菌标本组:可进行临床无菌体液标本以及组织标本的细菌培养和鉴定。涉及的标本类型有脑脊液、中耳液、玻璃体液、胸水、肺组织、腹水、各种腹腔抽吸液、导管尖、尿液、各种脓液、活检组织等。涉及的病原菌有需氧菌、兼性厌氧菌、严格厌氧菌、真菌等。严格执行危急结果报告制度。

5)血流感染组:处理各种采用血培养系统的细菌培养。严格按照危急值报告的要求进行阳性血培养的临床报告。可对血液和体液中培养出的需氧菌和厌氧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每份阳性样本均做到临床沟通,指导临床快速正确诊断和治疗。

6)药敏试验组: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测定抗菌药物MIC值,补充标准纸片扩散法与E-test法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药敏结果,并导入WHONET系统上报国家卫健委及四川省细菌耐药监测网药敏数据系统,为临床提供药敏数据。实验室可准确报告临床常见病原菌如葡萄球菌、肠球菌、链球菌、肠杆菌科菌、非发酵菌、苛养菌的药敏结果,也能报告少见病原菌如奴卡菌、李斯特菌、非结核分枝杆菌等的药敏结果。

7)真菌组:开展临床各种标本的真菌涂片、真菌培养及真菌药敏检测,可检测的标本类型包括各种无菌体液、组织、分泌物、血液、尿液、脑脊液、生殖道等标本及呼吸道标本,包括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咽拭子、支气管抽吸液、气管吸出液、气切管分泌物等。培养基有沙保弱琼脂平皿、酵母菌显色培养基,孵育温度有28℃和37℃。涂片采用10%KOH或乳酸酚棉兰镜检。

8)血清组:与真菌感染相关的检测包括1-3-β-D葡聚糖(G实验)。

9)院感及耐药监测组:进行院感监测相关标本的培养和鉴定,如空气培养、物表培养、环境标本培养等。同时对于院内感染暴发流行,协助院感办进行患者标本和环境标本的采样、培养和鉴定。每季度协助院感办发布全院细菌耐药监测数据,指导医生经验用药。

10)报告审核组:承担对所有临床报告的审核工作,根据多功能的微生物LIS系统样本检测过程记录,全面审核样本处理流程、鉴定结果、药敏谱等信息,重点评估检测结果与之所对应的样本类型、感染类型之间的相关性,可以阅读电子病历结合患者临床等信息判断检测结果是否具有临床意义,可以给出临床病原学诊断报告。

11)教学与病例会诊组:每月安排6次讲座,分层次对规培生、进修生、实习生等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同时积极参与重点临床科室的疑难病例会诊与咨询,多学科感染症病例研讨会,床旁采样,并主动深入临床一线,宣讲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报告解读等培训工作。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