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魅力平台的现在与未来

2018-01-18 16:48党委办公室

 

1月15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小礼堂。一队身着正装的年轻人静坐在一间会议室内,耐心等待着面试官叫到自己。另一间会议室,由医院班子成员、人力资源专家以及相关科室专家组成的面试组正在面试应聘人员。

现场气氛略带紧张,但又显现出开创事业的激动与希望。“我想加入这个优秀的团队,但没想到有这么多人报名。”一名应聘者说。

在此之前的2017年12月11日,市三医院首次面向全球招聘高端人才,消息甫一发出,立即引起强烈关注,简历从国内国外纷沓而至,人力资源部的咨询电话响个不停。

该院是成都市管公立医院中率先打响全球人才招募战的医院。此时的成都,正在围绕中心城市定位,不断吸引聚集各类人才来蓉创新创业,以打造国际一流的人才汇聚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就是为了将成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市。

医疗,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保障的民生事业,市三医院作为市管公立医院的“龙头老大”,对人才的慕求当仁不让,“我们希望通过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围绕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持续推动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成都这个新一线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健康保障。”该院院长徐俊波说。

引发强烈反响的全球人才招募

2017年的12月中旬,成都正值寒冬,但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通过各种媒介发出的一则面向全球招聘高端人才的信息,却在医疗界搅动起一股热潮。即便是在医院内部,信息的传播引发的热议也起着鼓舞人心和催化激情的作用,“全球招聘高端人才”,这样大手笔,让大家感受到这所具有70多年历史的医院踩着时代发展的节奏勇往直前的力量。

这确实是该院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手笔。高端人才招聘分为5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层次,去冲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二层次,吸引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即“千人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青年学者;中科院 “百人计划”及中组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即“万人计划”)入选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

第三个层次,去慕求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病奖等人才;

第四个层次,去招揽海内外归国人员;

第五个层次,去诚聘各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国家“985”“211”工程院校博士后出站人员等。

医院的这次高端人才招聘,开出的待遇也是极具诱惑,最高的待遇,年薪不低于260万元,还给予一次性500万元的安家补贴,另外还提供科研启动资金以及提供研究场所、配置科研秘书、组建研究团队,并提供协助解决家属工作和子女上学服务等,而对海外归国人员,除了享受医院相关待遇外,还给予每月3000至5000元的人才特殊津贴、一次性安家补助5-10万元,提供科研启动金2-5万元,并提供协助解决其家属工作和子女上学等服务。

足够的诚意,打动了国内国外的应聘者们,仅仅半个月时间,就收到了50余份符合条件的简历。市三医院人力资源部部长何玲说,他们年轻大部分在28岁—44岁这个区间,均是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毕业于北京协和、中科院、第四军医大学、湘雅医学院等,另外还有一部分毕业于美国、西班牙等国医学院校,除了有从事临床的,还有医技及管理人才。“从初步的交流看,他们纷纷被成都的发展以及城市魅力所吸引,愿意投身到这座城市的建设之中。”何玲说。

“龙头老大”的实力与魅力

市三医院面向全球的人才招聘,是建立在成都实施的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背景下的。

该院院长徐俊波说,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申了人才的重要性: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而当前的成都,城市定位正从区域中心城市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对医院来说,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核心、是学科发展的核心,所以我们将人才引进和培养作为医院工程来抓,建设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下的人文医院、教学医院、学研医院及大型区域医疗中心。”徐俊波说,只有这样,才能匹配成都的发展节奏、匹配人民群众医疗保障需求。

市三医院在人才招募上的“大手笔”,与自身的“地位”有关。一直以来,该院便是成都市管公立医院中的“龙头老大”,他们的一举一动,均具有强烈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历史上,戚寿南、陈志潜等老一辈医学大家,都曾在该院留下深深的足迹,深厚历史底蕴所产生的人文精神不仅驱动着医院向前发展,而且带动着整个成都市的各医院向前迈进。

数据可以印证。截至目前,该院拥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专科、12个市级重点学科,另外有23个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居市级医院之首,还附设心血管病、神经疾病和肿瘤等3个市级研究所。

吸引人才入驻的地方,本身就是人才聚集的地方,相互之间的配合、碰撞、交流,往往能产生更多的灵感与启发。市三医院所具备的实力因而产生魅力,让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各类人才有施展才能的空间,从而让个人的价值得到更大程度的体现。

该院党委书记张孝轩说,在成都全新的发展理念下,医院对人才有了全新的认识,“医院出台了多项人才成长与人才引进的举措,目的就是要让想干一番事业的人在这里能够敢干事、干成事,让他们在这个有魅力的平台上再展现出个人魅力。”

这个魅力平台的现在与未来

除了大手笔吸引人才加入,对于院内本有的人才,医院也正在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人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可持续动力。”张孝轩说到。在这次参与应聘的高学历医学人才中,有的人便是受到“医院榜样”的感召而来的。

2017年2月,市三医院骨科主任、脊柱外科专家梁益建站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台上,他的故事感动了全国人民,也感动了立志从医的人。而梁益建正是市三医院引进的高端人才之一,在这个平台上,这个自诩“小医生”的专家,最终站上了医学的巅峰,打开了那些被折叠的人生。

年轻的胃肠外科专家刘雁军则是医院自己培养起来的。2017年5月,他在全院的配合下,采用腹腔镜下“胃袖状切除术”,为来自武汉的“中国首胖”黄佳鑫成功实施了减重手术,让已经受到死亡威胁的黄佳鑫重启健康人生,而他作为减重专家也被全国熟知。

在医院引进的专家中,还有在呼吸内科界颇具知名度的李国平教授,他是钟南山院士的博士生,他到市三医院走马上岗后,先后开展了“经电子气管镜下活瓣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经气管镜径向超声联合导航支气管镜引导肺外周结节活检术”、“肺外周病变的经气管镜超声小探头引导活检术”等多项新技术,在填补医院空白的同时,让众多患者得到及时精准的治疗。如果说这些医学名词艰涩难懂的话,那么,李国平教授所架起的一座桥梁可以让大家更充分了解一名高端人才的作用:在他的努力下,市三医院呼吸科与钟南山院士合作建立起一个院士查房平台,通过这个远程平台,科室每周都参与钟南山院士的查房,除了呼吸科的疑难重症患者可享受到钟南山院士的治疗指导,更重要的是,医生眼界的开阔可让他们迅速提升,让他们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

何玲说,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4%,拥有的省、市优秀专家人才有20多名,硕士、博士300余名。除了之前提到的专家,还有心血管专家蔡琳刘汉雄、放射科专家孙昌进神经外科专家苑玉清、乳腺甲状腺外科专家吴剑神经内科专家柳华等等,“他们无一例外地在业界具有较大知名度,而且一直在引领各个专业的发展。”

人才梯队不断完善的同时,医院的配套硬件也在加速提升,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市三医院正经历着划时代的巨大变化。市三医院3号住院楼旁,一幢新的大楼正在拔地而起,这是新建的住院综合大楼,建筑面积有83580平方米,预计整个工程项目于2019年春节前完成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后,将新增床位1400张,届时,资源的重新整合,将让就医流程更加清晰,患者看病更加方便,住院难的问题将得到更大缓解,这也意味着,在这个规模不断扩大的平台上,医院所招募的各类人才将有更大的施展空间。“新大楼建设步入快车道,我们看着一天天拔地而起的大楼,内心兴奋无比。”该院基建部部长陈平道。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在成都正飞速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市三医院,这个汇聚了众多尖端人才的医疗平台,也行进在一条发展的快车道上。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