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医院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率先启动远程心电监护项目
2014-07-23 10:34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医院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率先启动远程心电监护项目
突发心脏疾病,这是个危险的事情,很多患者在家中突发心脏疾病后却并没意识到危险,从而延误抢救时间,当送到医院后已经晚了,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凋零了。昨天,市三医院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率先启动的远程心电监护项目,则极大改善了这样的状况,而它所需的,仅仅是一个便于随身携带的小小仪器。从今天开始,在成都或者四川,心脏病患者或者有心脏疾病潜在危险的患者,可以通过远程心电监护这个项目,让自己的生命安全得到充分保障了。它是如何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
故事
两名被拯救的患者
市三医院的远程心电监护项目是今年4月中旬进入试运行的,虽然仅有短短的两个月时间,但已采集了上万份心电图,发现了很多隐匿心脏病人,尤其有价值的是,通过这些资料,让一批以前并没有发现自己有心脏病的患者得以确诊,从而使生命安全得到监护。
50岁的患者殷乐(化名)在两年前的一天突然发生昏厥倒地,短时间又醒来,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但这种危险的事情意味着她的身体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她前往医院检查,做完了几乎能做的检查,都没能查出究竟是什么问题,每两到三个月,她依然会发生一次突然的昏厥倒地。危险因此发生:有一次,她正在开车,突然发生昏厥,汽车失控撞到了墙上,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去年底的一天,她刚走过马路,突然就昏厥倒在街边,幸好没在马路中央。
两个月前,市三医院远程心电监护项目开始试运行,心内科专家建议她使用这种仪器长期跟踪监测一下,看是否是心脏的问题。“以前我多次背过动态心电记录仪,但每次心电图都是正常的。”她开始随身携带移动式心电记录仪,每天几次提取声音数据传回市三医院。在8天之后的一天早上,当她将声音数据传回市三医院后的30秒,远程心电监护项目的专家何川就给她打来电话,“心电图显示,你的心脏刚才停跳了3秒!”殷乐很惊讶,心脏停跳3秒,她居然没有察觉到!正是在这种监测下,她的疾病终于被查了出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在医生的建议下,她立即来到市三医院,植入了心脏起搏器,从此以后,她再也不会出现因心脏突然停跳而带来的昏厥。
如果说殷乐被远程心电监护“抓”出了病魔的话,那一名叫洪旗的老人则在远程心电监护的保护下死里逃生。他本就是一个冠心病患者,6月11日才到市三医院领取了移动式心电记录仪,没想到两天后就派上了用场。“13日那天,我通宵看世界杯开幕式,白天就感觉人不舒服。”他对记者说,那天下午4点,他突然感觉冒冷汗、两眼发黑,于是立即采集心电声音传给市三医院,“医院马上给我回电话了,让我马上到医院,有危险!”他的朋友立即驱车送他去医院,当抵达医院时,他的心跳达到每分钟210次,处于休克状态,没有脉搏、没有血压,通过绿色通道,他立即被送入重症监护室抢救,“幸好有这个东西,否则我不会意识到危险,我可能已经死了!”
科技
让心脏病患者更安全
远程心电监护,这是一个全新的医疗技术手段,市三医院心内科专家何川告诉记者,在这种技术手段出现之前,检查患者是否有心脏方面的疾病,需要佩戴HOLTER(动态心电记录仪),然而,在佩戴它的过程中,也许一直心脏是正常的,什么问题都没有,所以难以让医生判断是否心脏有问题,“很多人在监测之外的时间出现症状,HOLTER对心律失常的发现率约50%,很难把疾病查出来。”
而远程心电监护则不同,“它可以发现约80%的心律失常事件,其原因就是远程心电的及时性。”何川对记者说,佩戴有移动式心电记录仪的患者,可以随时采集声音数据传给医院。如何采集呢?何川说,将仪器贴在两手的手掌之间,或者贴在胸口上,也可以放在腿上任何一个部位,时间为32秒,仪器会发出“滴滴滴滴”的声音,之后,声音数据自动保存在仪器中。采集声音数据后,患者拨通远程心电监护中心的电话,语音会提示你如何提取仪器的声音,将仪器对准电话话筒,把声音传到中心,计算机系统会马上将声音数据转换成心电图数据,医生根据这个心电图,判断患者心脏是否出了问题。“患者可以一天传递多次数据,特别是在感到身体有异样时,马上传递数据。”何川对记者说,如果心电图显示有危险的,医生会马上与患者电话联系,告诉他们该吃哪种心脏方面的药物,或者指导他们就近去医院。
为什么要建立远程心电监护中心?市三医院心脏专家告诉记者,70%的心脏事件都发生在医院以外,其中大多数为阵发性事件,往往症状在病人还没有来得及到医院时就消失了,要得到确诊,往往需要很长时间,还有的突发危险,在病人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死神就快速降临了,“远程心电监护的优势就在于,只要心脏出现症状,病人就能立即记录,从而迅速确诊,得到医生的专业指导,让生命得到保护。”何川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假如一个患者正在乐山旅游,心脏不舒服时通过移动式心电记录仪将信息传回医院,专家会立即让他拨打120前往最近的医院做先期抢救,如果需要转院进一步救治,医院可以提前做好准备,“这样可以为营救生命赢得很多宝贵的时间。”
拓展
让全域成都的患者都得到保护
很多心脏病患者在基层,他们远离医院,而且疾病发生后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而移动式心电记录仪将改变他们的这种意识,“医生会通过电话让你怎么做,病人会接受医生的建议。”何川告诉记者,远程心电监护由此被称为是病人的心脏医生。他说,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其他系统疾病的继发性心脏损害,无论哪一种心脏疾病,都能让病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保护。
市三医院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院是成都市的龙头医院,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成都市的医疗技术水平,理应让广大患者、特别是基层的患者得到保护。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和准备,该院建立了远程心电监护中心,该中心目前是西南首家、成都市唯一投入使用的远程心电项目,在全国也是最先启动的。负责人称,蒲江县人民医院作为市三医院的托管单位,将成为远程心电监护分中心,另外一个分中心将建在大邑县人民医院,让更多基层患者能够享受到先进科技带来的保护。“目前的规划是,通过一个中心、两个分中心的带动,快速让远程心电监护覆盖全域成都范围,然后覆盖整个四川省,让心脏病患者得到及时监护,让潜在的心脏病患者得到确诊,实现早发现、早治疗。”
记者昨天在采访中获悉,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远程心电监护项目的认知度,市三医院将启动“万人免费远程心电体验活动”,在6月30日到9月30日期间,有需要的市民都可以到市三医院预约体验。
本报记者 邓晓洪 文/图
http://www.cdrb.com.cn/html/2014-06/28/content_20724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