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四川癌症死亡排名第一为肺癌 提档升级 市三医院率先剑指肺癌全程一体化诊治模式

2020-04-15 14:15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本月15至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为“癌症防治共同行动”。据四川省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19年四川省癌症死亡排位中,排位第一的仍为肺癌。

数据:肺癌排2019四川死亡癌症首位

据四川省卫健委公布的数据,2019年四川省恶性肿瘤死亡为165.88/10万,占全部死亡的25.63%,为第二大死因。在癌症死亡排位中,排位第一的为肺癌。

近年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普胸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诊的肺癌患者均明显增加,肺癌外科手术量更是数倍增加。患者中,45岁以上人群占到90%,但年轻化趋势同样存在,患者年龄最小仅21岁。在病种方面,肺癌主要分为小细胞和非小细胞两大类,收诊的绝大多数患者为非小细胞类肺癌。而在非小细胞类肺癌患者中,以肺腺癌最为多见,其次是鳞状细胞癌。


病例:复合型治疗抢回根治机会

62岁的罗阿姨被发现右肺中叶有一个占位后,来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求诊。通过纤支镜取活检,病理诊断为肺腺癌,增强CT及PET-CT提示肿瘤的直径达4.3cm*3.2cm,除了对心包形成侵犯之外,还存在多站N1及N2淋巴结转移的问题。进一步检查后,发现已处于“T3N2MO ⅢB期”。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被认为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所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普胸外科负责人、肺癌MDT外科组长杨懿表示,但按照传统治疗方案,罗阿姨其实已经不适合手术治疗。但经过MDT小组的普胸外、呼吸、肿瘤、病理、放射影像专家联合会诊,基于罗阿姨基因检测发现的EGFR 19-DEL突变结果,专家团队决定对她采取新的复合型治疗模式:先用TKI类靶向药进行新辅助治疗,争取使患者的肿瘤能够降期到可以手术的标准再行手术。


两个月的靶向药物治疗后,罗阿姨的癌症问题成功被降期为“T2NXMO I B期”,CT提示肿瘤直径缩小至1.2*0.3cm,并且之前考虑转移的肿大淋巴结均已基本消失。失去的手术根治机会,又被“抢”了回来。而后,普胸外科团队利用胸腔镜,对罗阿姨实施了微创的“右肺中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结果提示,所有清扫的淋巴结均未出现肿瘤转移的情况,右肺中叶病灶也仅可见少量的残存癌细胞。术后罗阿姨恢复非常顺利,在继续口服靶向药物治疗,最近的复查均没有发现肿瘤复发转移的迹象。

自2018年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率先在市级公立医院成立由普胸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肿瘤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科室联合组建的肺癌MDT团队及多学科肺结节诊治中心以来,多学科团队持续发挥着“排头兵”作用,致力于通过团队力量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以实现患者诊治的最大化获益。通过多学科讨论、定期病例分析总结、学科交叉学习等方式,团队综合能力持续提升,在肺癌治疗方面更是打破了一些传统局限。“针对复杂的肺癌病情,单一性的手术、化疗或放疗已不能满足复杂病情患者的治疗需求。”市三医院呼吸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肺癌MDT内科组长殷俊说。针对一些像罗阿姨一类的Ⅲ期肺癌群体,也因此在三医院获得了微创手术根治的机会。例如一位“ⅢB期”左上肺腺癌的患者,在被发现ALK基因突变后被给予相应靶向药物治疗,成功将肿瘤降期并通过单孔胸腔镜进行了左上肺癌根治及肺动脉成型手术;此外,还有针对“ⅢA期”右下肺巨大肺鳞癌患者,MDT团队基于基因检测阴性的基础上给出了先行化疗联合PD1免疫治疗的方案,两个周期后肿瘤成也实现“瘦身”,进而得以成功进行胸腔镜下右下肺癌根治术。一个又一个多学科联动诊疗的新尝试,将一部分过去已进入手术根治“禁区”的肺癌患者,又重新送回了康复的正轨。


创新:肺癌全程一体化诊治模式

据数据统计,早期微小肺癌的5年生存率高达100%,而进入到IIA期、IIB期、III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直线下降至46%、36%、20%。如何快速得到有效权威的诊断,便成为这部分患者的迫切需求。不过,省内医疗机构对于肺癌患者诊的疗多数还分散于不同科室,不利于患者的快速高效诊疗。

伴随市三医院住院综合楼的建成投用,普胸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癌亚专业组已在同一层楼同步启用。“伴随多学科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也给出了疾病诊疗新的努力方向。”肺癌MDT团队放疗组组长、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张军表示。肺癌诊治多学科团队已在全市公立医院中率先剑指“肺癌全程一体化诊治”,致力于通过MDT团队的协作,让肺癌患者获得涵盖诊断、治疗和康复环节的全病程一体化诊疗方案。这样一来,将打破壁垒实现学科间的聚合,省去患者各处奔波并同时节省花费;其次,是可整体化的多科学全程参与,为患者带来最精准的个体化高质量诊疗。

“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以服务创新为入路,实现学科发展的提档升级。”市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肺癌MDT组长李国平表示,这种“一站式”的综合诊疗及康复管理模式,将进步一步满足患者及家属对健康的追求,实现幸福感、安全感的获得。


科普阅读

·预防建议

戒烟限酒,尤其应当注意因二手烟、三手烟带来的伤害;减少油烟吸入;加强职业保护;注重筛查。


·高危人群

长期大量吸烟史;氡、石棉等长期接触史;个人肿瘤史;直系亲属肺癌家族史;肺部慢性疾病史(如慢阻肺或肺纤维化等);45岁以上人群;长期二手烟接触史、长期油烟吸入史等。

建议以上高危人群每年定期接受胸部CT筛查,以实现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在发现可以问题后,尽快寻求专业帮助,以免延误治疗。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