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湛医疗技术与高效团队的有机结合--垂危博导起死回生

2010-05-19 11:41本站

 

                                                  医务处/李静 游明元

 

       1012上午,紧张而又繁忙的急诊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突然,120电话响起,一名在宾馆昏迷的病人急需抢救,至此,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死救治战打响!

    患者汪安佑,男,46岁,系中国地质大学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院长、人文经管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

    他与同事一起从北京出差到成都入住某宾馆,20091012日上午在宾馆突发昏倒,经过120紧急呼叫,我院急诊科抢救人员迅速到场,发现患者已经昏迷,病情非常危重,经过现场救护和车上救治,紧急送入医院。进院后患者迅速出现心跳停止,P0/分,R0/分,BP0/0mmHg,血氧饱和度测不出,深昏迷,双瞳散大约5mm,光反射消失,无自主呼吸。我院医护人员立即抢救: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心肺复苏抢救、中心静脉穿刺、快速扩容、纠酸、抗休克抢救后心肺复苏成功。急诊B超提示腹腔积液,肝脏有包块,穿刺腹腔提示不凝血,医师考虑失血性休克,需紧急进行手术。

    但由于患者无亲属,只有一名同事陪同,无人签署手术同意书,外科医生立即请示医务处,医务处立即报告院领导,由于患者病情危重,为了争分夺秒挽救患者的生命,医务处代表医院签署了手术同意书。

        20091012中午,在院领导的安排部署下,普外科紧急为患者汪安佑剖腹探查、肝脏包块切除术开始。术中见腹腔不凝血及血凝块约5000 mL左右,肝脏见7×7cm大小包块,病理检查提示肝细胞性肝癌。由于失血性休克,心脏曾停止跳动等因素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循环衰竭,呼吸衰竭,急性肾功不全,肝功异常,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加上肿瘤因素,患者术后出血倾向明显。诊断为:1、肝硬化,肝癌(肝细胞性肝癌)破裂出血;2、失血性休克;3、心肺复苏术后;4、多器官衰竭;52型糖尿病;6、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术后立即将患者送入重症监护室(ICU)进行精心救治。

    术后第二天,患者病情仍进一步恶化,出现血压下降、昏迷,医务人员再次竭尽全力抢救患者生命。同时,我院充分运用大型综合医院的优势,采取一系列抢救措施:1、医院多次组织普外、血液、肾病、消化、心内、神内、泌尿外科等各科专家大会诊参与抢救,同时邀请华西医院专家会诊;2、保证所有救治通道畅通、药品物资充足,与死神争夺时间;3、把抢救患者生命永远放在第一位,在紧急情况下,以医院签字和患者朋友签字的方式保证了执行抢救工作的时效性和有效性;4、及时组织各项救治资源,在第一时间调用了冷沉淀、血小板抢救患者。

    在抢救该病人的过程中,充分尊重病人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及时告知病情及抢救情况,并反复向患者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告知家属病情极其严重,随时有生命危险!经过医院11天的全力抢救,患者病情有所好转,20091024日在我院ICU祃红原副主任医师的护送下平安返回北京,进入北京301医院继续治疗。

    这次成功抢救,是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各位专家快速、准确诊断、积极抢救,把患者生命放在第一位的高度责任心和不言放弃精神的充分体现;是全院各科室密切配合,才使心肺复苏和外科手术取得成功,该患者能起死回生,也是我院精湛医疗技术与高效团队的有机结合。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